2025年8月21日,为深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,科学构建分类清晰、导向明确、应用有效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,我校牵头召开职业教育“双师型”教师分类认定标准研制工作推进会,旨在展示各研制组阶段性成果,交流研讨核心问题,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,确保标准研制工作高质量如期完成。华体会网页版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柳长安,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春芝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4所职业院校的82名综合组专家和研制组牵头校领导、课题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。
会议听取了江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、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、华体会网页版等研制组牵头校的汇报。各小组围绕所负责专业类“双师型”教师认定标准的前期调研工作、调研报告、标准草案以及过程的难点问题和工作思考等进行了详细阐述。各研制组前期研究工作扎实,调研充分,初步构建起了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雏形,为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认定标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汇报中,综合组专家和研制组与会人员就实践能力的表述方式、指标量化、差异化体现、与现有制度的衔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,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。
课题组组长柳长安强调,分专业类开展双师认定标准研制,核心在于精准界定各专业类双师的实践能力标准,这是“双师”型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核心要素,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。他进一步强调:一是提高认识、提升站位,要深刻认识分专业开展双师标准研究开发的严肃性和重要性,切实将这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,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。二是强化联系、紧密合作。各研制组既要加强与综合组的纵向沟通,确保专业标准与顶层设计、顶层框架无缝对接,也要保持与其他研制组之间的横向交流,相互借鉴,取长补短。三是理顺逻辑、统一体例。各研制组要进一步梳理本专业双师实践能力的构成维度,按照 “层级分明、边界清晰、互不交叉” 的原则进行调整完善,语言表述要精确规范,标准格式体例要保持一致。四是倒排工期、加快进度。各研制组要以最终完成时限为基准,梳理剩下的工作任务,细化分解、责任到人,形成明确的“时间表”和“路线图”。对已经滞后的环节,要抓紧补课追赶。
分专业类开展双师型教师分类认定标准研制强调实践能力、彰显专业特色,是职业教育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办学主线的直观体现,是破解“重理论轻实践”“学用脱节”难题的关键举措,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次中期推进会的成功召开,为双师型教师分类认定标准研制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,凝聚了共识,各研制组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,尽快推动形成标准论证稿。